查看原文
其他

周月秋:商业银行经营的演进与发展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金融杂志 Author 周月秋

随监管主线、科技主线、风险主线的转型,商业银行将逐渐呈现“资金定价+生态赋能+智能风控”的发展建设趋势。对此,IMI学术委员、中国工商银行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所长周月秋在《中国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历史演进和未来发展做出分析预测。

以下为文章全文:

商业银行的专业化经营能力、专业化服务体系、专业化风险防控,直接决定着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助力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成效。纵观我国商业银行的历史演进过程,监管、科技、风险始终是三大主线。当前,严监管、重科技、防风险三大主线相互交织、共同作用,未来商业银行经营将呈现新趋势、契合新发展。

 1

监管主线:“顺周期+粗放式”向“逆周期+精细化”转型

  • 风险隔离提升银行表外业务经营能力
次贷危机之后,各国央行均加强了表外业务的风险管理,重视表内外风险的隔离。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专业化经营,也由事业部制探索,转型为通过专业化子公司经营。组织内部摩擦、风险难以实现有效隔离是事业部制不容易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为有效释放经营活力,增加利润来源,股份制银行开始针对主要盈利单元,探索事业部制改革。解决前中后台分工、总分行分工、部门和条线分工不明晰的问题。虽然事业部通过赋予利润单元投资决策、风险管理和人财物权限,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流程和业务分割问题,但表内外风险不能有效隔离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并衍生出部门间、总分行间相互争利的新问题。专业化子公司是实现专业分离、风险隔离的有效治理结构。近年来,尤其是2012年以来,在深化金融市场体制机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大型商业银行纷纷成立专业性的子公司,基金、信托、投行、券商资管等牌照越来越全。通过子公司而不是以往的事业部方式,不仅彻底解决了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专营但不专业”“分离而不隔离”的问题,而且银行的市场投研、客群划分、产品设计、独立风控等专业化能力显著提升。
  • 降低债务风险提升银行“债转股”专营能力
2016年,我国进入“三期叠加”阶段,降杠杆、降成本、防风险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导向,“债转股”成为重要举措。一方面,“债转股”有利于提高逆周期经营能力。1999年,受东南亚经济危机影响,我国开展针对部分高负债企业的“债转股”,但遗留下部分问题,如资产估值不合理、股权退出无法兑现等。2016年的“债转股”不同于过去,一是资产估值、转股定价、退出条件完全市场化;二是对象集中于发展前景好、技术先进、能够盈利、无不良记录,但阶段性困难的国企;三是我国已初步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退出渠道明显扩宽。当然,商业银行也面临两大考验:一是标的选择、资产定价、转股条件、退出渠道等股权投资的专业化能力,二是如何通过资金之外的客户、科技、渠道优势,帮助企业纾困和赋能。另一方面,子公司经营实现业务专营和损益内化。由于银行不能直接开展债权转股权,监管明确鼓励商业银行通过附属机构或子公司开展该类业务,从根本上打破了体制机制的约束。一是尽调、谈判、签约流程更加顺畅,效率更高;二是银行系理财资金优势明显,既可以通过资管计划募集资金,也可以借助自身信用发行债券;三是在合理分担债权损失和财务负担的阶段,实现损益内化。

 2

科技主线:“封闭式+集中式”向“分布式+开放式”转型

  • 互联网创新推动IT架构转型
具有可扩展性强、处理效率高、容错能力强的分布式存储和应用架构,正在成为信息科技主流。架构和技术转型对传统银行IT系统提出新要求。一方面,科技能力强的银行正在搭建“核心系统+分布式”的IT架构过去30年,我国银行IT架构经历电子化、区域互联、数据大集中三个阶段。最初各省分行独立运作的数据架构,造成IT分散管理和容灾问题;2000年左右,开始数据大集中,资源统筹和风险统一管理,但灵活性和及时性随之降低;2008年开始服务器虚拟化。2015年,随着云计算逐渐成熟和应用,银行加快进入分布式、松耦合的IT架构时代,大型银行和部分科技能力强的股份制银行,正在形成“大机核心系统+云平台分布式”的架构体系。另一方面,开放式平台架构为技术优化提供空间。分布式在架构、设计、开发、运维、应用、管理等方面,显然不同于传统架构,是一个“脱胎换骨”的长期工程。为加快转型速度、减小转型阵痛,银行纷纷通过开放式平台架构,借力金融科技公司优势。联合进行云计算、金融IT产品创新,联合建模和研发系统等。
  • 专业分离推动金融科技子公司成立
2012年后,我国金融科技公司快速发展,每年以约8%的速度分流银行存款。2016年,互联网金融监管加强,“断直连”和备付金账户集中交存,引致互联网金融进入规范发展时代。2017年,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分别与BATJ等互金公司达成合作协议。银行和互金企业由竞争关系转向竞合关系。但由于文化基因、核心数据共享、风险偏好、创新人才等方面的差异,合作效果并不理想。为从根本上突破体制机制约束,彻底激发金融科技创新活力,商业银行开始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截至2019年上半年,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已达10家。一方面,赋予人财物独立权限,压实创新责任,优化研发应用流程,权责利统一,提升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打破原有限制藩篱,依托母行庞大客群、渠道优势和资金优势,更有效地与互金公司合作。
  • 数据资产推动专业延展和场景赋能
大数据时代,数据互联互通已是不争事实。“数据资产”正成为银行拓展营销、授信、审批、风控等专业化服务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数据资产助力银行服务延伸。银行的本质是经营风险,大数据与信用风险审批的结合,有助于风控从单环节延展至全流程,有助于创新线上化、差异化、批量化的产品和服务。如针对居民消费推出的线上消费类贷款,针对小微企业推出的信用类、抵押类经营性贷款,针对商户推出的移动收单支付、线上融资、现金管理等综合服务,针对供应链企业推出的平台金融、信用分拆、聚合产品等。另一方面,数据资产赋能场景建设。银行的大数据既包括交易、流水、事件等时间数据,也有位置、行动轨迹等空间数据。“时间+空间”的数据交互,强化了对用户真实性的验证。同时,依托“银行+互联网”生态场景,使得银行有能力打造“衣食住行医教保娱”的“完美生活”生态圈,深挖客户价值和个性化需求,输出产品和金融服务。

 3

风险主线:“单一化+线下化”向“系统性+线上线下”转型

  • 风险复杂化引致全域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银行风险管理在次贷危机后发生了巨大变化。风险管理内容由管信用向管信用、市场、操作性风险转变。随着银行业务不断复杂化,从风险到形成损失的时间大大缩短,管理模式也由单一环节、分散管理走向集中和全面管理。我国的商业银行普遍在2010年之后,在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增设非标等金融资产管理职能,在风险监测部门,增加市场、操作性、法律、声誉等各类风险管理职能。管理方式由直接管理向直接管理和间接管理相结合转变。2013年后,金融科技手段逐渐引入银行风险管理当中,改变了过去审批授信项目、清收不良等直接、简单的风险管理方式。逐渐建立起一套间接、定量的风险管理模式。
  • 防范影子银行风险推动理财子公司成立
由于表外、非标等影子银行受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等监管较少,同时资本消耗较低,所以次贷危机之后,商业银行普遍通过影子银行实现信用派生,但影子银行部分形成资金空转和风险放大,大量资金涌向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甚至“两高一剩”行业,同时推高全社会无风险利率水平,造成风险和杠杆交叉叠加。2016年,监管重视治理表外金融乱象,“三三四十”检查、资管新规、委贷新规、信托新规等逐渐落地,破刚兑、降杠杆、强信用倒逼银行加快表外业务转型。理财子公司实现了创新和风险的有效平衡。银行资管部门作为理财业务的开展主体,既难以突破银行根深蒂固的信贷文化,也不利于表内外业务风险隔离。设立理财子公司通过业务剥离、独立运作、自负盈亏、风险隔离,有助于银行培育市场化、专业化的投资能力。既有利于与母行实现渠道、客户、资源共享,保持战略协同,权责利统一,又作为独立法人实体,与母行保持独立性、有效实现利益分配。
  • 信用数字化推动智能化风控上台阶
2013年金融科技开始规模化线上迁移,标志着我国已迈入大数据的智能化风控时代。智能化风控将重塑信用数据过度中心化和同质化的现状格局,避免集中式、系统性风险的巨大危害。一是智能化正在重塑银行传统审批模式。相较于传统信贷审批模式,大数据环境下的信贷模式,是“业务+数据”共同驱动的智能化审批模式。银行与客户的信用触点改变,网点不再是信用集散地,取而代之的是APP、小程序等交互平台。信贷审批不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网络形成的“数据资产”,通过风险决策系统,短时间内自动完成信贷审批和定额,推动信用发现和定价成本大幅下降。二是改变信用风险审批的客户体验。传统信贷获客模式,主要通过流水分析筛选客户、推荐信贷产品。获客模式单一、客源量少、客户选择少、体验不佳。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通过多维画像,客户价值、个性化需求不断被挖掘,并以场景嵌入、精准营销、数据反馈等方式,实现“沉浸式”获客和“无感”风控。三是发展契合个性化客户需求的产品。银行通过“内部存量客户信用数据+外部行为信息”,明确目标客户,筛选预授信白名单。智能化审批系统完成线上身份核实、自动审批放款。如近几年针对零售消费场景的线上快贷产品。另外,银行与具有高频消费场景的第三方合作,共建金融服务生态平台。银行将自动化审核审批和贷后管理“内嵌入”生态平台。如汽车、教育、旅游等场景的信用卡分期产品。

 4

发展趋势:“资金定价+生态赋能+智能风控”的综合化能力建设

  • 利率并轨和敏感度提升,推动司库资金价格管理能力建设
短期来看,因居民储蓄文化等因素影响,短期内存款利率难以彻底市场化,但利率市场化改革和利率并轨是大趋势。银行仍需继续深化信贷定价和考核机制。长期来看,取消存款基准利率,放松其他数量管控和监管指标,进一步完善市场利率图谱之势不可逆。利率完全市场化之后,意味着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加大,银行应建立系统的利率管理体系。如借助利率衍生品,管理利率波动风险;借助资产证券化、内部资金拆借等手段,管好流动性风险。
  • 金融科技互联互通,推动银行系金融生态运营能力建设
短期来看,商业银行在数据共享、联动营销、线上产品管理、综合贡献度考核等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未来亟待通过产品、渠道、营销、IT系统、运维、考核等方面的整合,为金融生态确立基础条件。如针对渠道端平台化整合,紧抓政务上云和B端智能化趋势,搭建金融产品和服务合作平台。封装投融资、存贷汇、现金管理、支付结算等接口,向G端和B端输出综合金融服务方案。长期来看,随着银行、政府、第三方等数据的打通互联,全社会信用体系将更加完备,银行的金融生态体系建立将围绕外部价值赋能展开。一是G端向政务管理透明化、便捷化的方向延展;二是B端向供应链信用分发、引流变现的方向延展;三是C端向交易高频、关联衍生的方向延展。
  • 信用体系不断完备,推动系统化风控、智能化审批能力建设
短期来看,商业银行正处于数据资产化、审批智能化的起步阶段。基础信用数据仍以描述性为主,预测性为辅;以自身交易和客户数据为主,外部数据为辅。数据应用深度、广度和频度还存在不足,亟须拓宽数据应用层面,实现数据资产增值。建设“智能化审批大数据云平台”有可能是主要选择。一是充分发挥大数据云存储成本低、扩展性好的特征,打破存储资源不足的瓶颈;二是利用云计算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定期更新,实现数据稳定可靠、即需即用;三是将市场、行业、信用、流动性、合规等各风险模型“上云”,打通各类应用的数据隔断,整合为统一的云存储平台。长期来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化应用,未来线上审批的特征数据容量、计算模型困难度将再次提升,商业银行一方面继续迭代审批模型技术平台,探索建立客户人脸、指纹、声纹、虹膜等生物档案库,利用智能化的生物识别技术,简化业务流程,提高客户身份识别的效率和准确度;另一方面引入高维特征计算、机器自学习等大数据技术,提升数据处理和计算能力,增强模型的风险识别能力。引入社会网络分析等关联分析技术,对关系种类、疏密程度、风险传染方向进行识别,解决关联交易和多层嵌套隐含的风险。

编辑  张子玥

来源  《中国金融》2019年17期

责编  胡晓涛、金天、蒋旭

监制  朱霜霜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通过上市公司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间的优势互补

海外之声 |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未来

肖耿:要把大湾区建设成全世界最开放的经济体

海外之声 | 鲍威尔:后危机时代的货币政策

吴晓球:宽容的环境能够出现思想的引领

欢迎加入群聊

为了增进与粉丝们的互动,IMI财经观察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欢迎大家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imi605),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等信息,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拉进群。


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留言可换奖品:每月累积留言点赞数最多的读者将得到我们寄送的最新研究成果一份。

关于我们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聘请了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政府部门或金融机构的90余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顾问委员、学术委员和国际委员,80余位中青年专家担任研究员。

研究所长期聚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宏观经济、金融监管、金融科技、地方金融等领域,定期举办国际货币论坛、货币金融(青年)圆桌会议、大金融思想沙龙、麦金农大讲坛、陶湘国际金融讲堂、IMF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金融科技公开课等高层次系列论坛或讲座,形成了《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天府金融指数报告》《金融机构国际化报告》《宏观经济月度分析报告》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2018年,研究所荣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院属研究机构奖,在182家参评机构中排名第一;在《智库大数据报告(2018)》中获评A等级,在参评的1065个中国智库中排名前5%。

国际货币网:http://www.imi.ruc.edu.cn


微信号:IMI财经观察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理事单位申请、

学术研究和会议合作

联系方式:  

010-62516755 

imi@ruc.edu.cn

只分享最有价值的财经视点

We only share the most valuable financial insight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